MONDAY MINDFULNESS: 心(新)靈植物療癒
家裡土生土長的花, 不管是在台中爸媽家,台東阿嬤家,或是在紐約長島男友家,總是有那麼一股幽微清香暖入心的魅力。在家時每天醒來第一眼望見這些花花草木,有一種大船入港定錨,從頭到脚深植入心的安全感。出外遠遊偶爾心繫念看看照片,很能格外催生出另一種樂觀相信未來必定更美好的生命熱情及毫不畏懼的勇氣,一如花兒們耐心等待最熟成的時機,自信開懷地兀自坐擁一地,花團錦簇熱烈綻放!
接近大自然、讓大自然環抱,就能及時復刻童年真稚的赤子之心,那種綠色清新與原生鮮豔色彩,不只讓人忘憂,還豪不費力地就飽滿全身舒適的正能量!
至於喜歡上親自實作種花植木那種樸質手感,是這幾年的事情。
三年前剛認識男友時,他隨心自選了一套聖誕節禮盒組(典型天秤座的自由創意!),除了我的御用香水、手工訂製巧克力、和暖入心房的亮晶晶節慶燈組之外,最讓我愛不釋手的,還是那株饒富聖誕節氛圍的不知名小植物,我們暱稱它為Chinese
cupcake(中國杯子蛋糕) 。剛投入規律關懷一個活靈靈小生命的過程蠻焦慮的,畢竟在此之前,我向來是朋友群間的 「植物殺手 」 ,連只需簡單栽植、少水乾燥環境的西洋花草植物也被我辣手摧殘致死。想來從小以來在阿嬤、媽媽及小阿姨身旁觀看見習,仍遠比不上自己親身試練。
然後男友告訴我,一如學習任何事物,栽種植物也是一種慢慢體驗及學習的有趣過程;只要專心去探索、理解每種植物的生長環境與營養需求(比如:需水多少、日照量多寡、喜歡乾燥或潮溼環境等),接下來就是耐心地每天照表操課照顧,發現及解決突發問題後恢復常軌,而後溫故知新記錄每個它的特殊生命過程,一天天開朗見證這具體而無微的生長奇蹟。
“就這樣,在養成一株植物花開繁盛到落英繽紛的歷程,我也療癒不少當時生活中免不了得遭遇的惶惶不安。”
之後,我未曾再中斷過對園藝的愛好。倒也沒有成就花藝或者園藝大師的雄心,只是想藉著發展一塊生活中有機美麗的迷你花圃,與這些堅韌大小生命一塊兒用心吸吐、感受世界的脈動。2016年初春,和男友齊心協力在他屋側花園種下鬱金花苗;2016年夏天,和男友的媽媽為他陽台上兩個西式大花盆裡新添溫暖季節裡的漂亮花種;2017年夏天,回到男友家種了一群每日烹煮必備的香草植物,2017年住進台北一處公寓大樓後再到2018年搬回台中家,我的生活日常總習慣預留一方陽光綠意空間,給幾株植物恬適安靜長大,也讓自己的心隨時感受那種靜謐自在、幽微亙長的生命律動。
#為什麼園藝如此療癒?
我想這也或許是花藝或園藝,被視為現今忙亂都會生活裡自我(照)愛護(self-care/self-love)的方式之一,也是千禧世代(Millennials)
的熱門興趣選項,愈來愈多人在辦公室和住家私人空間隨手栽一盆植物,或耕耘一畝綠意盎然。Psychology Today 針對這名副其實”Petal
Power” (花瓣能量)盛行的原因和療效,列舉10點深入清楚的說明,讀了讓我回頭再每天觀看著、體驗著花兒與綠樹的活躍成長,感覺更有一番新意。我將文章內容編譯、分享如下:
1照顧植物能培養責任感
栽種及關照植物的過程,是一個學習照顧和尊重其他生命體極好的方式。特別在小時候養成,能讓我們成人後更懂得珍惜屬於大自然的奇蹟生命力。
2 園藝讓人人都能成為照護(顧)者
不管七歲或者七十歲,男或女等性別,園藝賦予每個人同樣是照護(顧)者的角色。園藝或花藝是一個很好的心境平衡工具:
不管你的身心狀態如何,植物們都歡迎你的照料,而這個過程轉變也能幫助自尊心提升。
3 園藝讓我們持續接觸(人類之外的)其他生命體
從事園藝的過程,溫柔提醒人宇宙如此浩瀚,我們人類(或單一個體)都不是唯一主體。沉溺在自己的感覺和世界之中容易導致憂鬱,相對於注意外在的發生-即使只是花一點時間在簡易陽台上活動,可激勵我們與外界互動,避免成為無依孤島。早在2003年已有研究報指出,群體園藝對精神治療機構、監獄的病患和罪犯來說很有幫助;它強調經驗與技能的合作與眾志成城,而非過度突顯個別的病徵和缺陷。此外,挖掘及深耕一個有築牆或圍籬的花園空間,能使心智或個性上較脆弱、易受影響的人在實質和喻含面上確認釐清界線,在拓展視野與生活空間的同時,依然感到穩定安心。
4 園藝讓人放鬆、拋開煩憂
對許多人來說,園藝所能賦予的寧靜感與它的社群層面不太相關,反倒相對地,「它讓人能適時與人群切割開來。凝視花朵讓人平靜的原因在於,它們沒有情緒及衝突外顯。」Freud說到。藉由照顧植物,無形中帶出舒適無壓力的自己,忘卻了時間限制、房貸或者煩人的同事。同時,園藝包含的多重任務:包括:除草、修剪、鬆土、清掃等都具有規律節奏感,讓我們的思潮可以隨隨之循環起伏。比如:寫小說時,在陽台上澆花,有助於情節鋪陳或角色確立時的困頓解套,遠甚於坐在室內絕望、盯著螢幕發呆。當腦海中競爭心態也緩和盹定下來,好的點子自然應運而生。
5 沉浸在大自然裡有助於快樂賀爾蒙的釋放
很顯然地,園藝能鼓勵人多運動及多待在戶外;不過,我們常忘了對身體好的,往往對心靈幫助也很大。當身體活動時,體內會產生使人感覺美好的賀爾蒙,血清素和多巴胺,與焦慮有關的賀爾蒙皮質醇指數則會下降。不可否認在花園工作會疲累,可它也協助消耗人體過多的精力,夜晚時較好入睡,內心感受也能煥然一新。
6被植物與花朵環繞的同時提醒我們要活在當下
關於焦慮,當我們不偏執惦記過往或擔憂未來,而把專注力集中於現在,焦慮感就會減輕。安定滔滔不安思緒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嘗試更活在當下。下次在花園時,試著刻意停下來幾分鐘,讓自己更沉浸在那一刻,更深刻體會你的感官知覺。
傾聽- 觸碰- 聞取-
凝視。即是只是一短暫時間去感知自然的豐盈美好,療效性仍舊十足。
7園藝揭示了生命的循環過程,從而幫助我們進一步面對生活中最普遍的焦慮:
死亡
從事例行事務有助於漸次過度難過的情緒關卡,包括:失去摯愛的憂傷。而園藝正是一個例行事務歷程,同時給予新生生命及其死亡終點;隱含再生的意涵。因此,當我們愛的人過世時,我們建造墓園懷思,在園中揮撒泥土,並於置棺入土之際插上灌木枝及玫瑰紀念,這些都並只是非巧合。藉由這個例行程序,我們體悟到人同樣來自於塵土,也終將歸於塵土。
顯然地,園藝的過程並非永遠開心或總是陽光燦爛: 自然也有它的陰暗面;很相似地,在付出關懷一棵植物的同時,園藝所能帶來其他的心理療效,是我們得以發洩憤懣及衝動。試想:
若你能砍伐樹籬發洩情緒,又何必拿棒球棍怒打枕頭或對著你的貓聲嘶力竭窮吼?
在花園工作時,除鬆土、施肥和澆水之外,一些較具破壞性的工作事項包括:
卯力切割及劈砍、猛拉扯再綑綁等,也與煥然一新及成長正向息息相關;只要你不砍盡植物,它們就有機會再美麗填充你的空間或土地。
9 透過照顧及經營園藝,我們能夠感到事物在掌控之中
人在焦慮時時常覺得混亂六神無主,而園藝和花園時光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人重體驗良性的控制感。想掌控別人通常多落得毫無收穫,好好掌控自己能實際擁有的私人空間則不然;同樣地,園藝就是這樣的過程,讓每個人能安心舒適去掌握、並享受這個植栽環節。
10園藝簡單容易上手
園藝或許使一些植物生手感到害怕,然而只要銘記「從小處做起」的關鍵,你就能逐漸輕鬆開展一段新的生活冒險。你也不需要有成片草原或一個大陽台來做園藝,只要一個吊籃或幾個花盆的植物栽種,就能隨時提振你的精神,在欣賞他們閒適長大的每個瞬間。如果預算稍微拮据,何不回收使用舊容器或者冰淇淋盒來替代?
#Instagram
上不可不追的植物/園藝帳號
最後,如果你喜歡植物或園藝,或想嘗試栽種這些柔美靈性的小生命,還是想把居家生活環境改造成綠意盎然、空氣乾淨舒爽的自然空間,很推薦追蹤以下3個Instagram帳號:
House
Plant Club
顧名思義,House Plant Club (居家植物社團)是一個網上園藝社群,由Mogan Doane和
Erin Harding兩位愛好園藝的女性聯手成立,提供想實際打造家裡(大或小)清新綠意空間的實用參考指南,也讓全世界各處同為植物和園藝熱愛者,自由分享各式栽種妙方、裝盆美感細節、角落與空間陳列集錦,還有人與植物的最真實親切的互動。Mogan
和Erin兩人也即將出版第一本共同撰寫的新書:How to Raise A
Plant and Make it Love you Back (如何照顧一棵植物並讓它愛上你)。
Mee
Schimid Plantlady
Urban Jungle Life (都市叢林生活),是來自瑞士、擁有超過250株植物的Mee
Schimid,為自己植物女生涯所下的最完美註解。兩天親發一則動態影片或照片,是她一步一腳印和粉絲建立起最親暱、也最直接的草系關係互動。Mee豪邁裝盆有著青翠熱帶大片葉子植物的影片是我的最愛,常看著看著,不知不覺就忘我入神,順便忘了手邊煩雜惱人的事物。Plantlady也曾廣獲知名媒體,包括:
ELLE DECO, the Guardian及 IKEA 雜誌等報導。
The
Junglow
The Junglow是由性格爽朗、才華洋溢的女企業家Justina
Blankeney所建立並創意操刀的家飾品牌,熱血粉絲累積超過一百萬人次。儘管乍看和植物或園藝扯不上干係,但一瀏覽他們IG帳號裡呈現繽紛美不勝收的城市波西米亞風居家空間,可以輕易發現:
The Junglow 除了商品多以植物、花草為命題之外,在每一個幻想奔放的展示空間裡,都不缺生氣勃勃的植物綠意點綴;創始人Justina也幾番表示,他們的設計靈感和動力源於大自然及植物。如果你喜愛熱情高調豔色與植物綠色脈動結合的豐富層次美感,The
Junglow絕對能提供源源不絕的設計妙點。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