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OREVER: 善與惡的交集&分野
很高興看到現在有越來越多台灣製播的連續劇或文章撰寫,劇作家及作者開放性地去鉅微觀整合討論很多事情的發生,不再是輕忽歸結成單一的線型因果關係導致。一件縱使看似再簡單不過 的犯罪或自殺案件,背後往往都可能有更多錯綜複雜的成因、環境影響,以及人為因素間接直接混合造就。 特別是話題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3 月底首播至今,引發觀眾深入思考 : 在萬惡之中,人性是否還能散發出良善的微光 ? 該故事聚焦肇始於一場無差別殺人事件,台灣媒體、司法制度以及殺人犯、被害者家屬之間,展開一場場錯縱情感糾葛與社會是非價值觀角力。值得嘉獎再三的緊湊劇情及優質劇本架構,讓整齣劇徐緩平鋪細節張力耐人尋味,不灑狗血唱高調卻反見真實高潮暗湧起伏。 (更 詳細劇情可參考 : https://www.marieclaire.com.tw/celebrity/tvshow/41323?atcr=f929ad ) 我們長久以來的教育和文化追求一種不合時宜非黑即白、是非好壞標準過於絕對的價值觀,在虛擬交錯實際、灰色過度地帶難真正裁定對錯的今日,亟待討論與調整。 大家共同信仰和分享的傳統價值觀有其存在的重要意義,但非必要永遠固守盲從。隨著時間變遷,我們需要一起放下成見和絕對的恨與歧視,試著學著以多元 ( 重 ) 的管道和觀點,來抽絲剝繭面對,解讀並解決每個不一樣或相似現象背後真實的複雜關連成因,來可能預防下次悲劇 / 慘案再接連發生。 好和壞都是相對應客觀的存在, 100% 的好人、聖人難當,也幾乎不存在。任何一再發生相類似案件或事件,從來都不單只是將加害者或被害者壁壘分明劃界、再選邊站這麼簡單 ; 事情真相也不是籠統以患心理疾病標籤就能輕鬆三言兩語解套閉案 ; 該療癒的傷口不會因為別開頭假裝視而不見就憑空消失。劇中提及的病識感,是我們社會裡很缺乏的概念 ; 我們喜歡或習以有洞補洞的草率解決方式來處理問題,嫌追本溯源逐次改善浪費時間金錢,結果往往要等到事情糟糕到不可收拾,才願意正視問題開始審慎以對,反倒得支出浪費更多。 愛和同理心也許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却是開啟正向對話與集思廣義循出解答的關鍵金鑰匙。外國有句俚語說 put yourself into someone' shoes , 穿別人的鞋自然不舒服,但最起碼我們就不會只定定站在自己的位...